2024年5月25日,5月25日,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据了解,会上发布了基于心理垂类大模型的AI心理陪伴师产品“聊愈小宇宙”。同时,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此前还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多模态辅助诊断工具,以及数字管理工具等产品,已打造成为国内首个大模型驱动的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据介绍,在拟人大模型的加持下“聊愈小宇宙”中的虚拟心理陪伴师能提供全天候倾听陪伴。在与使用者进行聊天对话中,虚拟心理陪伴师会结合其储备的心理学知识,进一步洞察分析使用者的隐藏情绪,给出相对基础的实用建议,舒缓用户情绪。必要时,虚拟陪伴师会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等,为用户匹配更适合的真人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
从2020年成立至今,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依托自身在生态、服务、技术方面的优势能力,为用户提供便捷、可及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并积极打造国内数智化心理健康服务“创新样本”,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京东健康正式上线心理咨询服务。在此前建立的精神心理中心的基础上京东健康进一步推出了心理咨询服务并与400家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合作。
目前,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已打造成为国内首个大模型驱动的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超过6000余位知名医院精神专科医生,以及1000多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入驻。此外,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还针对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推出了多模态辅助诊断工具,帮助提升心理咨询和线上诊疗质量和效率。
此次发布会上,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成立了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并发布了标准化诊疗路径。这是京东健康在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教授陈祉妍表示,近年来,人们关于自我调节、人际交往、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科普需求快速增长,心理健康素养亟待提升。但需求激增的同时,目前我国有合格执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资源较为有限,公众对心理咨询仍存在较大认知门槛。
尝试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京东并不是第一家。
2021年3月29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阿里巴巴达摩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精神疾病AI(人工智能)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利用AI“复制”顶尖专家的诊疗能力。
2021年7月26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投资5000万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该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将针对个体行为和症状建立的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开展精神疾病评估和干预,探索人工智能在精神卫生以及心理健康领域的转化应用。
2022年8月,香港浸会大学大学社会工作系陈智达教授在浪潮“源”开发者大会上即分享了心理咨询师AI陪练“源1.0”大模型。
陈智达介绍到,“源1.0”能够快速生成具有稳定个性、语言风格和交流话题的“人物”(聊天机器人),并邀请受训练的咨询师去跟这个“人”交谈,用以训练其提问技巧。该聊天机器人能够遵从“剧本大纲”,在网上聊天环境中扮演求助者,与咨询师进行“难辨真伪”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其能够训练咨询师如何通过开放的提问、排序、筛选、聚焦理性内容,找到求助者可以延申的积极话题,从中发现可以协调、治疗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通过整个对话、交流的综合整理,又能判断该咨询师的对谈是否有层次、是否有见解,亦即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有锻炼工作人员的提问技巧和态度的能力。
2023年6月6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心理所申请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会话系统及其方法”专利获授权。
专利摘要显示,该发明通过对话机器人为用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会话系统可以让使用者有更接近于和真人心理咨询师对话的感觉,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系统会反馈与用户的心理和情绪问题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心理咨询建议和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案。
2023年7月 9 日,西湖心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自研的通用大模型——西湖大模型。公司创始人、西湖大学博导蓝振忠在模型发布会上表示:构建智商情商俱佳的通用大模型,打造陪伴 10 亿人的 AI。2020年9月,西湖大学工学院深度学习实验室研发的AI辅助心理咨询机器人“小天”完成校内测试,开始在微信小程序运行。“小天”背后的研发团队由人工智能方向科学家蓝振忠组建。
正如互联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方式,使得线上咨询日益成为主流一般。AI心理咨询的出现显然将推动传统心理咨询行业经历又一次的“科技化”改造。
在国内的大多数心理咨询平台醉心于卖课搞培训割韭菜的时候,一些实力强大且资金雄厚的“大厂”正试图通过“AI技术”推动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新革命”。
当我们还在纠结国内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大众日益高涨的心理健康需求之时,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一些政治嗅觉十分敏感资本已经在探索解决国民心理健康“供需矛盾”的新方式。与押注培训业务赚快钱的传统路径不同,腾讯、京东等大厂显然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新赛道的“技术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3年2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此前,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于2022年启动数字技术辅助精神障碍综合防治的应用研究,探索运用数字技术辅助精神障碍防治工作的可行性,计划围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类疾病陆续开展系列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研发基于我国精神障碍综合防治策略的辅助工具,并开展安全性、有效性验证,探索运用数字技术辅助精神障碍防治的实施路径。
与传统心理咨询To C的服务模式相比,AI心理咨询显然更为适合To B的服务模式。那些要求员工996的大厂和已经将学生心理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教育系统,显然会十分乐意为员工和学生付费购买AI心理咨询服务,AI心理咨询标准、规范化的服务模式也更为符合大厂和教育系统的工作需求。
到那时,中国显然不再需要百万+的心理咨询师,对于绝大多数存在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来访而言,AI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服务已经足以满足其需求。
到那时,免费的AI心理咨询或将成为大厂、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会服务的标配。
传统心理咨询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专业设置也将产生变革。
文章信息来源:封面新闻、拉康心理Pro 、上游新闻、新浪财经、知乎、小红书、每日新闻等